燃料电池Pt基催化剂的物性参数会影响到阴极ORR及传质活性的发挥,接下来将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来提取催化剂的物性特征
关心的问题:
1、是不是Pt/C催化剂,是不是合金?是PtCo合金么,还是什么,元素比是多少?颗粒尺寸是多少?分布均匀么?XRD中存在尖峰么?是有序化合金么?有序化度是多少?XRD偏移了多少?是核壳结构么?Pt含量多少?阴极是40%~60%么??
2、是什么碳载体?是传统卡伯特的碳么?是科琴黑?还是东洋碳素的Cnovel?,催化剂比表面积是多少?碳有介孔么?孔径尺寸是多少?孔径容量是多少?,碳块初级颗粒尺寸是多少?,自然堆积孔径是多少?粒度分布是怎样的?
3、碳的含氧官能团有多少?,石墨化度是多少?, 经过负载后氧化处理,石墨化程度又变成了多少?含氧官能团提高了多少?PtO多么?Pt负载在孔内的比例是多少?
4、杂质含量有多少?,Fe杂质含量,Cl杂质含量,其他离子元素含量多么?
表征方法及解析
1、XPS
图1、不同Pt/C催化剂的Pt-4f XPS测试结果
图2、不同Pt/C催化剂的Pt的价带测试结果
图3、PtO量最少和最多的两种Pt/C催化剂的Pt-4f XPS测试结果
图4、PtO量最少和最多的两种Pt/C催化剂的Pt的价带测试结果
笔者对比表征了市面提供的不同供应商的商业Pt碳催化剂的XPS测试结果,如图所示分别为不同催化剂的Pt的4f轨道测试结果及价带valance的测试结果。
定性分析:
①从Pt的4f轨道中可以明显看出,PtO(实际存在多种混合价态及配位状态,此处用PtO代替)存在数量越多,在红色箭头标记处的位置越高,并且会带动后面4f-5/2的高度,让整体基线抬高。在比对不同批次测试的样品4f轨道时,建议统一以4f-7/2的高度及起峰进行归一化处理,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对比较样品之间PtO物种的多少。
②价带谱的变化同样很明显,随着PtO含量的提高,Pt的5d轨道从原来的明显的2个峰,逐渐强度降低,中间的峰强提高。从下图的DOS计算中(下为Pt,上为PtO)也可以明显看出DOS的变化与实际XPS的变化结果相符。
图5、PtO和Pt的理论计算DOS图
③值得注意的是,PtO通常会大量出现在Pt颗粒小于2nm的Pt/C催化剂上,或者是伴随着氧处理的Pt/C催化剂上。这通常会导致在XRD的33.9°位置出现一个峰的隆起(如下图所示PDF#04-004-5422),因此在实际的XRD拟合中,该PtO峰应当被拟合考虑在内,由于所有的Pt/C催化剂或多或少不可避免会存在PtO,且该峰位置与Pt的111峰发生重合,也正因为如此,不应当以Pt的111峰拟合结果作为计算Pt颗粒尺寸的依据。
图6、1~2nm的Pt/C催化剂的XRD测试结果及PtO峰位置
为什么Pt-4f轨道是非对称的?
简易定量化分析
2、XRD
图7、Cnovel载体Pt基催化剂XRD分峰拟合图
1-1 基于Pt/C催化剂XRD图如何半定量及定性分析
①分峰拟合
对于分散较为均匀的Pt/C催化剂,即不具有Pt颗粒粘结,TEM下不存在明显较大Pt颗粒的Pt/C催化剂,如何准确分析其颗粒尺寸?首先应当手动基线调整,然后分峰拟合(而不应该简单的通过染峰然后求取半峰宽),参考如图所示分峰方法,关于具体全谱拟合细节都可以在JADE手册中找到,以下灰色文字来源JADE手册,具体用什么峰形函数,只要保证R%值越低越好,不必纠结。
应当注意的是,现有手段下得到的Pt颗粒尺寸分布仍不会是完整的单一尺寸分布,是一定会存在一个频度分布特征的曲线。通常对于Pt/C催化剂的XRD结果而言,由于Pt颗粒尺寸通常小于5nm,可以用jade软件中自带的多种函数进行单峰的拟合得到颗粒尺寸的大小,但是无法得到颗粒尺寸的分布,如果在一个峰中人为添加多种不同半峰宽的峰,这些峰通过线性叠加在一起会无限接近XRD的原始测量结果。1.2中讲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正则化逆向求解得到Pt颗粒尺寸的分布特征
可在此选项卡中选择以下峰形函数(所选函数将应用于所有物相):
- Pearson-VII函数
- 伪Voigt函数
- 高斯(Gaussian)函数
- 洛伦兹(Lorentzian)函数
伪Voigt函数可通过调节混合因子/洛伦兹因子(p0)灵活调整:
- 若设置 p0=0.0,则退化为纯高斯函数;
- 若设置 p0=1.0,则退化为纯洛伦兹函数。
峰形函数选择策略:
- 实验拟合验证:对单一实验峰分别用不同峰形函数进行拟合,选择 R%值更低 的函数。
- 形态学判据:
- 尖锐峰顶:优先选用Pearson-VII函数。
- 圆顶峰:优先选用伪Voigt函数。
②卡片匹配
JADE9已经更新到中文版,可自行淘宝下载。部分PDF卡片已经废弃,应注意卡片质量,并区分卡片为理论计算还是实验获得。下图为笔者经过测试计算的不同Pt颗粒尺寸的XRD220面衍射角所在位置,由于无法避免样品粉末堆积压片测试高度差带来的角度偏移,因此只能做一个概率性的统计分析,通常Pt颗粒尺寸越小,其表面晶格收缩的原子所占比例越高,在目前燃料电池领域所得到的衍射角范围在67.4~67.7之间,至少在2nm以上还未观察到晶格收缩应变带来的影响。
③半定量分析
对于当前物质的半定量分析,主要是通过K值来计算
即I/Ic(K值),可以通过同一种物质的多峰来计算,可以用面积或者峰高来计算(不管怎样,这并不如即将出台的Pt/C催化剂中的国标里TG热重方法准确)。
1-2 从XRD如何判断Pt颗粒负载均一性
①存在Pt大颗粒
在这里我们放一个非常明显的具有大的Pt颗粒的产品,肉眼观察,我们会初步认为如果通过分峰拟合的方式是可以得到两种类型的Pt颗粒尺寸,但是人工拟合毕竟耗时耗力,也不一定准,就像拟合XPS一样。类似于电化学阻抗谱DRT方法,我们可以通过正则化可以逆向求解得到Pt的尺寸分布。下面是我们的求解思路
- 数据预处理
- 截取56.8°-75.4°的角度区间,去除线性背景(两端1°范围作背景拟合),归一化强度。
- 确保非负信号,突出有效峰形。
- Pearson VII峰形建模
- 定义三参数(中心μ、半高宽γ、形状m)的峰形函数,用于描述不同晶粒尺寸对应的衍射峰。
- 参数网格构建
- 晶粒尺寸D:0.1-30 nm,2000个点,覆盖常见纳米晶范围。
- γ计算:通过Scherrer公式变体,将D映射为峰宽γ(与D成反比)。
- 形状参数m:1-10,控制峰形尖锐度(m越大峰越窄)。
- 中心μ扫描:67.5°±0.05°,步长0.01°,寻找最优峰位。
- 正则化NNLS拟合
- 构建基函数矩阵(每个D对应一个Pearson VII峰),列归一化后拼接一阶差分正则化项(L矩阵)。
- 非负最小二乘(NNLS)求解晶粒尺寸分布,抑制过拟合。
备注:
①在实际的JADE软件中,Pearson VII函数中的m被限制在0.5~5之间,在实际的拟合过程中可以通过shift键调整,在我的思考中,我认为对于一个特定的物质均匀分散下,必定只存在一种m系数,由于m系数越大,峰形所表现出来顶部越尖,因此,在整个程序中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则,随着晶粒尺寸d逐渐提高,m系数也逐渐提高,即d与m是存在对应关系。也基于此可以更准确的得到颗粒尺寸的分布。在整个晶粒尺寸的分布下,对于Pt/C催化剂我设置在了0.1~20nm(可按需调整)。m被设置在0.5~5(也可以按需调整到0.5~30)(我还需要继续查看文献,为什么这个值被设置在这个区间,这在JADE的目录中并没有被提及)
②在前面提到不同的人员测试,我们无法保证实际的样品的测试结果是否存在轻微的偏移,因此拟合中我们给了一个求解的中心μ的范围,从而最终得到一个残差最小的唯一的μ。
③关于正则化强度alpha的设置,在0.01到1之间都问题不大。这个值越小,所得到的峰越收窄,越大所得到峰越宽。
程序下载链接(付费后即可自动弹出下载链接)
20250515日版本更新:
新增Kα2贡献,提高拟合精度,新增尺寸组成比例
使用方法很简单,把XRD原始数据通过Jade导出成txt格式,然后把程序和你要处理的txt文档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,把程序里面你的txt文件名字更换一下即可。
现有程序没有进行过多的优化,但是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,可以根据需要去调整正则化的强度或者形状参数m。应该注意的是原始数据的质量越高,信噪比越高得到的结果越准确,可以通过降低扫速,提高样品测试面的面积,提高样品的测试量来得到较高的信噪比。
②存在Pt颗粒粘结(判断晶面暴露比例)
3、BET
基于Pt/C催化剂如何看微孔介孔
4、压汞分析
催化层粉末堆积状态
5、粒度分析
D10,D50,D90
6、含氧官能团分析
